1.注水肉鑒別
新鮮豬肉脂肪潔白,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外表微干或微濕潤,用手指壓在瘦肉上的凹陷能立即恢復(fù),彈性好,且有鮮豬肉特有的正常氣味。
注水豬肉這種肉由于含有多余的水分,致使肌肉色澤變淡或呈淡灰紅色,有的偏黃,顯得腫脹,從切面上看濕漉漉的。銷售注水肉的肉案子上是濕的,嚴(yán)重的有積水。注水的凍豬瘦肉卷,透過塑料薄膜,可以看到里面有灰白色半透明的冰和紅色的血冰。砍開后可見有碎冰塊和冰渣濺出,肌肉解凍后,還會看到有許多滲出的血水。
2.劣質(zhì)肉鑒別
變質(zhì)肉:脂肪失去光澤,偏灰黃甚至變綠,肌肉暗紅,切面濕潤,彈性基本消失,有腐敗氣味散出。冬季氣溫低,聞不到氣味,通過加熱燒烙或煮沸,變質(zhì)肉的腐敗氣味就會散出。
死豬肉:周身淤血呈紫紅色,脂肪灰紅,肌肉暗紅,在血管中充滿著黑紅色的凝固血液,切開后腿內(nèi)部的大血管,可以擠出黑紅色的血栓來,有的甚至可以看到局部變綠,聞之有腐敗氣味。
3.病害肉鑒別
豬囊蟲肉:俗稱“豆肉”,幼蟲呈囊泡狀,肉眼觀察由小米粒大至豌豆大不等(生長期不同)。
豬瘟病肉:在周身皮膚上,包括頭和四肢皮膚上,可見有大小不一的出血點,肌肉中也有出血小點,全身淋巴結(jié)(俗稱“肉棗”)都呈黑紅色,腎臟貧血色淡,有出血點。
豬丹毒病肉:疹塊型的,在頸部、背部、胸腹部甚至四肢皮膚上,可見有呈方形、菱形、圓形及不整形,突出皮膚表面的紅色疹塊,俗稱“打火印”。敗血型的,可見病豬全身皮膚都是紫紅色的。嚴(yán)重的豬丹毒病肉,全身脂肪灰紅或呈灰黃色,肌肉呈暗紅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