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鹿肉富含蛋白,野味十足,但肉質較硬。結合冷卻鹿肉的特點以及其他冷卻肉的研究報道,本篇綜述詳細介紹了冷卻鹿肉在貯藏期間菌相的變化及天然保鮮劑在冷卻鹿肉貯藏期間的復合應用,為以后研究冷卻鹿肉延長其貯藏時間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jù)。
關鍵詞:冷卻鹿肉;菌相變化;天然保鮮劑
1.鹿肉的營養(yǎng)價值
鹿肉以高蛋白(21.6%)、低脂肪(8.1%)、營養(yǎng)豐富、味道鮮美而著稱,還具有提高人體代謝強度和抵抗力的功能。隨著養(yǎng)鹿業(yè)的發(fā)展,鹿肉已成為人民的高級肉食來源之一。趙殿生[1]報道了鹿肉和其他肉食營養(yǎng)成分的比較。如表1.1所示:
表1.1鹿肉與其他肉食營養(yǎng)成分比較
Table 1 Comparison of venison and other carnivorous nutrition ingredient
類別 | 水分(%) | 蛋白質(%) | 脂肪(%) | 碳水化合物(%) | 礦物質(%) | 發(fā)熱量(大卡/kg) |
馬鹿肉 | 76.2 | 19.54 | 2.50 | 0.79 | 1.15 | 1010 |
馴鹿肉 | 67.07 | 19.96 | 10.5 | 0.67 | 1.15 | 1800 |
駝鹿肉 | 75.0 | 20.00 | 2.50 | 1.48 | 1.10 | 1100 |
牛肉 | 57.03 | 17.70 | 20.33 | 4.06 | 0.88 | 2780 |
羊肉 | 50.65 | 13.32 | 34.65 | 0.65 | 0.73 | 3790 |
豬肉 | 29.30 | 9.45 | 59.80 | 0.95 | 0.50 | 5990 |
雞肉 | 74.46 | 23.30 | 1.22 | — | 1.02 | 1070 |
鴨肉 | 80.13 | 13.05 | 5.98 | 0.13 | 0.71 | 1100 |
鵝肉 | 77.10 | 10.80 | 11.20 | — | 0.90 | 1470 |
兔肉 | 72.13 | 22.68 | 3.88 | 0.17 | 1.14 | 1300 |
從表1.1看出,鹿肉的蛋白質含量僅次于雞肉、兔肉,而超過牛、羊、鵝、鴨肉;脂肪含量比牛、羊、豬肉的均低;發(fā)熱量為上述肉類中最低者;礦物質含量為上述中最高者。
2. 冷卻鹿肉的優(yōu)點
冷卻肉是指牲畜在屠宰前要嚴格執(zhí)行獸醫(yī)檢疫,屠宰后的胴體迅速冷卻,使其溫度(以后腿內部為測量點)在24 小時內降到 0~4℃,在之后的加工,運輸和銷售中始終保持 在0~4 ℃范圍內的鮮肉[2]。冷卻肉相對熱鮮肉,冷凍肉品質優(yōu)良,滋味鮮美,且微生物幾乎不生長,病原菌幾乎不產毒[3-4]。冷卻鹿肉具有冷卻肉的獨特優(yōu)點。
2.1 營養(yǎng)特性
冷卻鹿肉遵循尸僵、解僵和自溶的肉類生物化學基本規(guī)律,肌肉蛋白質正常降解,使鹿肉的嫩度明顯提高,有利于人體的消化吸收,提高了鹿肉的營養(yǎng)價值。
2.2 衛(wèi)生安全性
在HACCP品質管理體系的嚴格的監(jiān)控之下,冷卻鹿肉從原料到銷售都大大減少了污染的發(fā)生[5],并且在冷卻鹿肉貯藏條件下(0~4 ℃范圍內),能大大減少初始帶菌量,同時也致使許多病原菌的酶活性和大多數(shù)微生物的生長繁殖受到抑制,使其食用更加安全。
2.3 感官品質
在保質期內的冷卻鹿肉,色澤鮮艷,肌紅蛋白不會褐變。肌肉紅色均勻,有光澤,脂肪潔白。外表微干或微濕潤,不粘手。表面有一層微干或微濕潤的外膜,呈淡紅色,有光澤,切斷面稍濕、不粘手,肉汁透明。彈性良好,壓后凹陷立即恢復。具有鮮鹿肉正常氣味。
圖表 1新鮮的冷卻鹿肉
Chart 1 fresh cooling venison
3.國內外對冷卻鹿肉的研究狀況
我國肉類行業(yè)發(fā)展的重點之一就是發(fā)展冷卻肉制品,提高冷卻肉的市場占有率,以及改善低溫肉制品的加工工藝,提高肉制品的貨架期[6]。如何延長冷卻鹿肉的保質期,是目前亟待解決的問題,由于國內外對冷卻鹿肉的研究報道比較少,所以本文通過討論其他肉及鹿肉在貯藏期間引起冷卻肉變質過程中菌相的變化及其天然保鮮劑的研究應用,為冷卻鹿肉的保鮮、營養(yǎng)價值、感官品質提供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3.1菌相變化
引起冷卻肉腐敗最常見的細菌有假單胞菌(Pseudomonas)、摩拉桿菌(Moraxella)、放線桿菌(Actinobacterum)、乳酸桿菌(Lactobacillus)、黃桿菌(Flavobacterium)、產堿桿菌(Alacligennes)和腸桿菌科(Enterobacteriaceae)的一些菌屬。變味是由于假單胞菌有蛋白質分解活性。當肉表面細菌達到一千萬~一億個 /cm2, 肉表面發(fā)粘和變味就十分明顯了[7]。眾所周知,畜體在屠宰加工過程中往往避免不了被細菌污染,存留在肉類表面的細菌往往能很牢固地吸附在肉的表面上并且可能直接進入肉中,隨著貯藏時間的延長,細菌的菌相構成也會發(fā)生變化,其中的一種或者幾種細菌會成為優(yōu)勢菌群,成為引起冷卻肉腐敗變質的主要細菌。研究表明,由于各種細菌的腐敗能力及產生的代謝產物不同,造成對產品不同的腐敗作用(腐敗時間,腐敗類型),因此研究其腐敗過程不僅需要研究細菌總數(shù)的變化,而且還要了解細菌種類的變化,以便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措抑制優(yōu)勢菌群的生長繁殖[8]。
馬偭珍等[9]發(fā)現(xiàn)冷卻豬肉中的腐敗菌主要為腸桿菌科、熱死環(huán)絲菌、假單胞菌屬、乳酸菌、微球菌和葡萄球菌屬以及酵母菌和霉菌。陳亞莉等[10]研究發(fā)現(xiàn)冷卻豬肉中的初始菌相主要有革蘭氏陰性需氧嗜冷菌假單胞菌屬、革蘭氏陽性熱死環(huán)絲菌、葡萄球菌和乳酸菌屬,革蘭氏陰性兼性厭氧菌腸桿菌屬組成,并且研究了其對數(shù)值結果表明在冷卻豬肉的初始菌相中假單胞菌為優(yōu)勢微生物。李虹敏等[11]研究肉雞細菌總數(shù)的變化發(fā)現(xiàn),肉雞在冷藏過程中細菌總數(shù)顯著增加,且在有氧環(huán)境中其主要優(yōu)勢菌屬為假單胞菌屬。在冷藏5~7天后鮮禽發(fā)生腐敗,此時假單胞菌、嗜溫好氧菌和腸桿菌科數(shù)量相繼達到7.0 log cfu /cm2以上。Jose等[12]發(fā)現(xiàn)冷卻兔肉中的主要腐敗菌為假單胞菌屬、乳酸菌、熱死環(huán)絲菌、腸桿菌和酵母菌。張鐵華等[13]通過,對屠宰、預冷、分割后的無包裝鮮牛肉表面菌系在低溫貯藏過程中的變化分析可知,G-小桿菌菌系是導致其腐敗變質的主要菌系;而通過對真空包裝鮮牛肉在貯藏期間菌系變化分析可知,G+球菌菌系是致使其腐敗變質的主要菌系。王俊鋼[14]研究冷卻羊肉貯藏期間的菌相變化,表明冷卻羊肉貯藏過程后期凸顯的腐敗菌有8種,但試驗中只檢測出的主要有產氣腸桿菌,獸生氣單胞菌,抗壞血酸克呂沃爾氏菌等。
從以上研究者的研究結果可以看出,假單胞菌屬可能是影響冷卻肉腐敗的一類主要細菌,所以在研究冷卻鹿肉貯藏期間菌相變化的時候,假單胞菌屬應該是引起研究者重視的一個重要菌屬。在研究菌相變化期間,只有確定細菌的種類才能使采取的保鮮方法做到有的放矢,具有針對性和最佳的保鮮效果。在如今的研究階段,運用聚合酶鏈反應-變性梯度凝膠電泳( PCR-DGGE) 研究自然界微生物群落的遺傳多樣性和種群差異方面具有顯著的優(yōu)越性,具有結果客觀、檢測限低、檢測速度快、經(jīng)濟、 可同時分析多個樣品、以及能與其它多種方法結合等一系列的優(yōu)點。PCR-DGGE在分析冷卻肉的菌相變化中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已經(jīng)成為研究微生物結構的主要手段之一。
Fontana[15]等直接提取樣品DNA,擴增16SrRNA基因VI區(qū)和V3區(qū),進行DGGE分析,探討真空包裝牛肉分別在2 ℃和8℃貯藏過程中的菌相變化。王華偉等[16]運用傳統(tǒng)微生物培養(yǎng)和聚合酶鏈反應-變性梯度凝膠電泳( PCR-DGGE) 技術,綜合分析冰鮮鴨加工中主要工序點的菌相變化,結果表明:影響冰鮮鴨產品微生物污染狀況的主要來源為凈膛間,主要菌種有 Aeromonas veronii、Macrococcus caseolyticus、Acinetobacter lwoffii、Shewanella baltica、Enhydrobacter aerosaccus、Rothia mucilaginosa 以及 Staphylococcus屬; 直接來源為二階預冷水,主要菌種為 Aeromonas veronii、Enhydrobacter aerosaccus、Pseudomonas fluorescens、Shewanella baltica和 Acinetobacter lwoffii,與產品菌種組成相同。
孫彥雨[17]等將傳統(tǒng)微生物培養(yǎng)方法與PCR-DGGE技術相結合對冰鮮雞肉微生物多樣性進行研究,發(fā)現(xiàn)冰鮮雞肉貯藏過程中的腐敗優(yōu)勢菌為乳酸菌、大腸菌群、熱殺索絲菌、腐敗希瓦氏菌鏈菌和肉桿菌。
同時,DGGE也有一定的局限性。DGGE只能分離較小的片段(lkb以下),較長的片段分離率下降,所以就導致提供的信息量有限;DNA提取和純化、PCR擴增過程有偏差;不同細菌的基因組大小和核糖體RNA拷貝數(shù)不同;若選用的條件不是特別適宜,DGGE并不能保證可以將有一定序列差異的DNA片段完全分開,可能會出現(xiàn)不同序列DNA的共遷移現(xiàn)象等。
4. 天然保鮮劑的研究應用
保鮮劑是對冷卻肉中微生物繁殖、脂肪氧化等進行控制,從而延長冷肉的貨架期。目前,常用的保鮮劑有化學保鮮劑和天然保鮮劑兩類。由于化學保鮮劑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危害,尤其是對兒童、孕婦等屬于身體發(fā)育特殊時期的特殊人群[18],同時人們逐漸發(fā)現(xiàn)不少化學合成保鮮劑具有致癌性、致畸性和易引起食物中毒等問題,所以尋求綠色生物防腐保鮮劑就成為研究者現(xiàn)在所關注的熱點,使用綠色保鮮劑對冷卻肉進行處理將會成為冷卻肉保鮮技術的一個重要方向。
4.1 天然保鮮劑的分類
天然抗菌保鮮劑按其來源可分為植物源抗菌防腐劑(香辛料及中藥提取物)、動物源抗菌防腐劑(溶菌酶和乳鐵蛋白等)和微生物源抗菌防腐劑(乳酸菌肽)。天然保鮮劑主要用于冷凍肉的抑菌作用及抗氧化作用等。
4.2 天然保鮮劑的應用
雖然任何一種單一的天然防腐保鮮措施都可以對冷卻肉的保鮮起到一定的作用,但其也有不可避免的缺陷,達不到理想的保鮮效果。肖嵐等[19]研究發(fā)現(xiàn),運用過氧化物酶體系(LPS)處理過的豬肉,其能有效地抑制冷卻豬肉TVB-N值、菌落總數(shù)和感官指標的變化,且品質優(yōu)于Nisin處理的冷卻肉,但用LPS處理過的冷卻豬肉脂肪氧化比對照組快且汁液流失率較高。所以,這就提醒了我們,由于各種天然防腐保鮮劑的抗菌特性和理化性質不同,其防腐效果受到微生物種類、食品成分和 pH 值的影響[20,21] ,是不是可以將幾種保鮮劑同時使用,來對冷卻肉進行處理,已達到更好的保鮮效果。
于海燕等[22]研究幾種保鮮劑不同組合方式發(fā)現(xiàn),運用乙酸1g、 乳酸1g、殼聚糖1g、 蒸餾水100g這樣的組合方式處理冷卻豬肉其保鮮效果最為顯著,可以在4 ℃貯存下保持一級鮮度1 5天,比不噴灑保鮮劑延長8 天。劉漢麗[23]等采用天然保鮮材料魔芋、生姜、洋蔥、月桂葉,經(jīng)榨汁、浸提、分離等處理,配成一定比例的天然保鮮劑,通過L9(34)正交試驗,篩選出最佳保鮮劑組合,即生姜15%、洋蔥15%、魔芋0.7%、月桂葉0.5%,冷卻牦牛肉經(jīng)涂膜保鮮后,在0~3℃條件下貯藏、保鮮期可達17 d。馬美湖等[24]對溶菌酶、乳酸菌肽(Nisin)在冷卻肉中的保鮮效果,結合山梨酸鉀保鮮成分,進行了 L9(34)正交試驗,證實溶菌酶、乳酸菌肽(Nisin)和山梨酸鉀(PSS)的配合性使用,能有效延長冷卻肉的冷藏保鮮時間,經(jīng) 30d 的冷藏,各項指標均符合國標標準。夏天蘭[25]同過復合天然保鮮劑配方篩選的正交試驗得到了冷卻豬肉較優(yōu)的復合天然保鮮劑:2.0%茶多酚、2.0%姜辣素、1.0%殼聚糖和0.3%蒜辣素,使用此復合天然保鮮劑處理冷去肉肉并結合較優(yōu)的工藝條件保鮮到第21天,所測的各項指標遠優(yōu)于空白對照組,表現(xiàn)出很明顯的保鮮效果。劉蒙佳等[26]提取八角、肉桂、白胡椒的有效成分,得到不同質量濃度的香辛料液,并以此對冷卻豬肉進行保鮮處理,并通過正交試驗確定3種保鮮液最優(yōu)復配條件為0.2g/100mL八角保鮮液、0.02g/100mL白胡椒保鮮液、0.1g/100mL肉桂保鮮液,其對冷卻豬肉的保鮮效果較好。錢曦[27]對茶多酚、溶菌酶、海藻糖和乳酸鏈球菌素復合保鮮劑進行優(yōu)化,得出最佳配比為茶多酚 0.3%,溶菌酶 0.2%,海藻糖 3.5%,Nisin50ppm,并通過涂抹,真空包裝,有機酸預處理,得出可以有效的提高冷卻鹿肉的貨架期至 36 天。
通過以上研究者的研究,我們可以看到保鮮劑的聯(lián)合使用,既可以使單一保鮮劑的作用范圍擴大,又可以降低單一保鮮劑的用量,最重要的是復合天然保鮮劑的研究在用于冷卻肉保鮮的研究中取得了很好的保鮮效果,同時采用天然材料制成的保鮮劑對冷卻肉進行保險,方法簡單,操作簡便,且復合的天然保鮮劑高效、安全和低廉。以上結論,可以為鹿肉的保鮮劑應用提供很好的理論依據(jù),對延長冷卻鹿肉的貨架期研究鋪好道路。
5.展望
現(xiàn)今階段,對冷卻鹿肉的保鮮與防腐的相關研究很少,尤其是對冷去鹿肉保鮮期間菌相變化的研究甚少,本文通過研究冷卻豬肉、牛肉、羊肉等的菌相變化和保鮮劑的聯(lián)合應用,為研究冷卻鹿肉的保鮮研究提供了很好的理論依據(jù),為以后冷卻鹿肉的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礎。
參考文獻
[1]趙世臻,沈廣等.中國養(yǎng)鹿大全[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1998.
[2]紀韋韋.冷卻肉發(fā)展存在的問題及其對策[J].農產品加工,2008(11):52-56.
[3]趙雪松等.食品科學[J],1998(5):8-12
[4]蘇世彥.食品微生物檢驗手冊[M].北京:中國輕工業(yè)出版社,1998,247-264.
[5]馬美湖,葛長榮,王進等.冷卻肉生產中保鮮技術的研究一溶菌酶,Nisin,Gna復合性保鮮試驗[J].食品科學,2003,24(4):74-81.
[6]李曉東.冷卻肉的發(fā)展現(xiàn)狀及存在的問題[J].內蒙古科技與經(jīng)濟,2007(3):
31-32.
[7]李曉波.微生物與肉類腐敗變質[J].肉類研究,2008,(9):41-44
[8]楊憲時,許鐘,肖琳琳.水產食品特定腐敗菌與貨架期的預測和延長[J].水產學報,2004,28( 1) :106-111.
[9]馬偭珍,南慶賢,戴瑞彤.冷卻豬肉中腐敗菌的分離、初步鑒定與初始菌相分析[J].天津農學院學報,2005,12(3):39-43.
[10]陳亞莉.冷卻豬肉菌相分析以及生物保鮮劑的篩選(碩士論文),2010,湖南農業(yè)大學.
[11]李虹敏,馮憲超,徐幸蓮,周光宏.肉雞屠宰加工及冷藏中的微生物污染來源及菌相分析[J]肉類工業(yè),2008,326(6):33-37
[12]Jose M.Rodriguez-Calleja.Development of the aerobic spoilage flora of chilled rabbit meat[J].Meat Science,2005,70:389-394
[13]張鐵華,李 璽,楊 柳,于 妍,劉 芳,胡鐵軍等.冷鮮牛肉微生物菌相變化及抑菌劑保鮮效果初探[J].農產品加工·學刊,2012,11(11):19-23
[14]王俊鋼,冷卻羊肉保鮮過程中菌相變化及月旨肪氧化控制的研究(碩士論文)
2010,石河子大學.
[15]Fontana,C.,Cocconcelli,P.S.,& Vignolo, G.Direct Molecular Approachto Monitoring Bacterialcolonization on vacuum-packaged beefy]. Applied and Environmental Microbiology, 2006, 72,5618-5622.
[16]王華偉,劉芳,王道營等.冰鮮鴨加工車間的菌相變化分析[J]. 南京農業(yè)大學學報,2013,36( 1) : 131-136.
[17]孫彥雨,周光宏,徐幸蓮.冰鮮鴉肉PC藏過程中微生物菌相變化分析[J].食品科學,2011,32(11):146-151.
[18]牟冠文,李光浩.食品防腐劑的概況及其檢測方法[J].食品與發(fā)酵工業(yè),2006,32(10):103一107.
[19]肖嵐,李誠,辛松林.兩種天然保鮮劑對冷卻豬肉保鮮效果的比較研究[J]. 中國食品添加劑,2007(1):83-88.
[20]NKolsarici,KCandogam.The effects of polassium sorbate and lactic acid on the shelf-life of vacuum-packed chicken meats[J].Poultry Science,1995,74(11):1884-1893 .
[21]朱永寧,袁玉蓮等.幾種天然活性物質對食用肉抑菌保鮮作用的影響[J].食品科技,2005(11):66-69
[22]于海燕,肖楊,羅永康等.幾種天然保鮮劑對冷卻豬肉保鮮效果的研究
[23]劉漢麗,丁考仁青,師宏濤. 天然保鮮劑對冷卻牦牛肉的保鮮效果研究[J]中國牛業(yè)科學,2009,35(3):11-14.
[24]馬美湖,婁愛華,葛長榮,顧仁勇等。冷卻肉生產中保鮮技術的研究[J]食品科學,2006,26(3): 235-243。
[25]夏天蘭. 天然保鮮劑對冷卻豬肉保鮮效果的研究 (碩士論文) 西華大學, 2009.
[26]劉蒙佳,周 強,林海虹 3種天然香辛料液對冷卻肉的保鮮效果[J]. 肉類研究,2013, 27(9):31-35.
[27]錢曦,冷卻鹿肉保鮮劑的篩選與綜合保鮮試驗研究 .(碩士論文), 吉林大學 2011
1. 吉林省鹿產業(yè)工程研究中心 吉林 長春 130000;
2. 吉林省出入境檢驗檢疫局 吉林 長春 130000;
3. 吉林農業(yè)大學 吉林 長春 130000;
4. 長春科技學院 吉林 長春 130000;
5. 吉林大學農學部軍需科技學院;
6. 吉林省武警總隊訓練基地 吉林 長春 130111